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#19

ISB19.对于这些

ISB19.对于这些事,我补充以下记事。写完这些东西后,我向主祈求能与亚里士多德的门徒,同时与笛卡尔的门徒和莱布尼茨的门徒交谈,以便获知他们的心智对于灵魂和身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。我祷告之后,有九个人出现了:三个亚里士多德学派的,三个笛卡尔学派的,三个莱布尼茨学派的;他们站在我周围,亚里士多德的崇拜者在左边,笛卡尔的追随者在右边,莱布尼茨的支持者在后边。在很远的地方,并且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,只见有三个人仿佛戴着桂冠,凭所流入的一种感知我知道,他们就是那三个伟大领袖或导师本人。莱布尼茨身后站着一个人,抓着他的衣襟,我被告知,这是沃尔夫。这九人互相看了看,一开始彼此致敬,礼貌交谈。

但很快就有一个灵人从下面上来,右手拿着一个火把;这个灵人在他们脸前摇了摇火把,于是他们就成了敌人,三个对三个,面色凶狠地彼此对视,因为他们充满争辩和讨论的欲望。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人,也就是经院学者,开始发言说:“谁看不到物体通过感官流入灵魂,就像一个人穿过门进入内室,灵魂照着这种流注思考呢?当一个恋人看见一个漂亮的处女,或他的新娘时,他的眼睛岂不闪闪发光,把对她的爱传给灵魂吗?当一个守财奴看见钱袋子时,他的一切感官岂不对着它们燃烧,由此将这种激情传给灵魂,激起占有它们的贪欲吗?当一个骄傲的人听见别人赞美他时,岂不竖起耳朵把这些赞美传给灵魂吗?身体感官不就像外院,唯有通过它才能进入灵魂吗?从这些和其它无数类似的事,除了这流注来自自然界,或是物质的外,谁还能得出其它结论?”

对于这些话,笛卡尔的追随者们把手指放在额头上,现在收回来,回答说:“唉,你们是从表象说话。难道你们不知道眼睛不是从自己,而是从灵魂在爱一位处女或新娘吗?同样,肉体感官不是从自己,而是从灵魂贪恋那些钱袋子吗?类似地,耳朵也不是以其它任何方式来抓取奉承者的赞美吗?不是感知引起感觉吗?感知属于灵魂,不属于肉体器官。你若能,请告诉我,除了思维,还有什么能使舌头和嘴唇说话呢?除了意愿,还有什么能使双手工作呢?思维和意愿属于灵魂,不属于肉体。这样,除了灵魂,有什么能使眼睛看见,耳朵听见,其它器官感觉呢?从这些和其它无数类似的事,凡智慧上升到肉体感官事物之上的人都能得出这个结论:身体进入灵魂的流注是不存在的,只有灵魂进入身体的流注,我们将这种流注称为偶然的,也称为属灵流注。”

听到这些话,站在前两个三人组后面的三个人,就是莱布尼茨的支持者,抬高嗓门说:“我们听了双方的辩论,并作了比较,觉得在许多细节上,后者比前者更强有力;而在其它许多细节上,前者又比后者更强有力;所以,若你们愿意,我们会解决这场争端。”当被问到如何解决时,他们回答说:“既没有灵魂进入身体的任何流注,也没有身体进入灵魂的任何流注,而是有两者共同的一致且即时的运作,一位著名作者给它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,叫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。”

此后,手拿火把的那个灵人又出现了,但现在火把在他左手上;他在这些人的脑后摇了摇火把,于是他们对这一切的观念变得混乱起来,一起喊着说:“我们的灵魂和身体都不知道我们该站在哪一边,不如让我们抽签决定这场争端吧,我们都会赞成先出来的那个签。”于是,他们拿来三张纸,在其中一张纸上注明:“物质流注”,在另一张纸上注明:“属灵流注”,在第三张纸上注明:“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”;并把这三张纸放进一顶帽子里。然后,他们选出其中一员去抽签,这人把手伸进去,抓出一个签,上面写着:“属灵流注”;当看见并念出这个签时,虽然他们都说,我们赞成这个吧,因为它是先出来的;但有些人说这话清晰而流畅,有些人则声音微弱而压抑。

这时,有一位天使忽然站在旁边,说:“不要以为赞成属灵流注的那张纸是偶然出来的,这乃是出于天意。你们因陷入混乱的观念,所以看不见它的真理,而真理本身却将自己呈到那抽签人的手上,好叫你们赞成它。”

揭秘启示录 #926

926.对此,我补充

926.对此,我补充以下记事:
我在解释第二十章经文,沉思那龙、兽和假先知时,有一个人出现在我面前,问道:“你在想什么?”我说在想假先知。然后他说:“我带你去个地方,‘假先知’所指的那些人就在那里。”他说,他们和启示录十三章中“另有一个兽从地中上来。他有两角如同羊羔,说话好像龙”所指的那些人一模一样。我跟着他,看哪,只见有一大群人,当中是领袖,他们教导说,除了信以外,没有什么东西能拯救人;行为是好的,却无助于救恩;然而还是应当通过圣言接受教导,好叫平信徒,尤其简单人能更规矩地服从地方官,并且如同通过宗教那样进而从内在被迫使去实践道德的仁爱。
这时,其中一个人看到我说:“你想见识一下我们的神殿吗?那里面有代表我们信仰的雕像。”我走近一瞧,只见那神殿颇为壮观,中间有一个妇人的雕像,身穿朱红色衣裳,右手拿着一枚金币,左手拿着一串珍珠。不过,这神殿和雕像都是幻觉造成的;因为地狱灵能以幻觉通过关闭心智内层,只打开心智外层来表现壮观的场景。我意识到它们就是这种幻觉,便向主祷告,于是我的心智内层突然被打开了。然后,壮观的神殿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从屋顶到屋底满是裂缝的一所房子,里面什么都没有。那妇人也不见了,我看到那房子里游荡着一个幽灵,它的头像龙头,身体像豹的身体,脚像熊的脚,恰如启示录(13:2)所描述的“从海中上来的兽”。取代地板的则是遍满青蛙的沼泽。有人对我说,沼泽下面有一块凿过的大石头,圣言就深藏在它下面。
看到这些景象,我对这巫师说:“这就是你们的神殿?”他说是的。突然,他的内视也被打开了,于是他便看到了我所看到的这些东西;一看到它们,他就大叫道:“这是什么?从哪来的?”我说,这是由于天堂之光,这光能揭开一切形式的性质,在此揭开的是你们那脱离属灵仁爱的信仰的性质。立时有东风刮来,将那里的一切都吹走了,也吹干了沼泽,从而露出下面放有圣言的巨石。之后,似乎从天上吹来春天之热;只见这个地方出现一座帐篷,外形很简朴。与我同在的天使说:“看哪,亚伯拉罕的帐篷,就是三位天使到他那里,并宣告以撒要出生时的那种。这个帐篷看上去很简单,但随着天堂之光的流入,它会变得越来越壮观。”他们获准打开处于智慧的属灵天使所在的天堂;然后光从这天堂一照进来,那帐篷看上去就像一座圣殿,类似于耶路撒冷圣殿。我往里观看,只见下面放有圣言的基石四周镶满宝石;仿佛有光芒从这些宝石投射到墙上,墙上饰有基路伯的形像,这美丽的光芒用各种颜色把它们装饰得五彩斑斓。
当我对此赞赏不已时,天使说:“你会看到更奇妙的景象。”他们被允许打开第三层天堂,处于爱的属天天使就在其中。这时,凭着由此所流入的光,整座圣殿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独有主站在那基石,也就是圣言之上,形像和约翰(启示录1章)所见到的一样。当时,神圣感充满天使的心智内层,促使他们俯伏在地;突然,主关闭了出于第三天堂的光之通道,并打开了出于第二层天堂的光之通道,结果,圣殿和帐篷恢复原样,不过,帐篷却在圣殿里。这些景象描绘了本章这些话所表示的:
看哪!神的帐幕在人间。祂要与人同住。(启示录21:3)
还有:
我未见新耶路撒冷内有殿,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。(启示录21:22,918节)

揭秘启示录 #52

52.“从祂口中出来

52.“从祂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”表主凭圣言和由此而来的教义驱散虚假。圣言经常提及“剑”、“刀”和“长剑”,它们无非是指与虚假争战并摧毁它们的真理;在相反的意义上,则指与真理争战的虚假。因为在圣言中,“战争”表属灵的战争,也就是真理攻击虚假和虚假攻击真理的战争;因此“战争武器”就表示诸如属灵战争中所使用的那类事物。显然,此处“剑”表示主驱散虚假,因为是所看到的这剑是“从祂口中出来”的。从主口中出来就是从圣言出来,因为圣言是主亲口说的。由于圣言需藉教义来理解,因此“剑”也表教义。它之所以被称为“两刃的利剑”,是因为它能刺透内心和灵魂。
为说明“剑”在此表示主藉圣言驱散虚假,特引用一些提及刀剑的经文:
有刀剑临到巴比伦,她的首领与智慧人;有刀剑临到矜夸的人,他们就成为愚昧;有刀剑临到勇士,他们就惊惶;有刀剑临到她的马匹、战车;有刀剑临到她的宝物,它们就被抢夺;有干旱临到她的众水,它们就必干涸。(耶利米书50:35-38)
这些话是指着巴比伦说的,“巴比伦”表示那些歪曲并玷污圣言的人,因此成为愚昧的“矜夸的人”和刀剑所临到的马匹并战车,以及被抢夺的“宝物”,就表示其教义的虚假。干旱临到、它们就必干涸的“众水”表示真理(参看50节)。
你要预言说,一把磨利发亮的剑,磨利为要大行杀戮;要第三次使这剑;刺透的剑;大大刺透、刺入内部的剑,好叫跌倒的事加增。(以西结书21:9-20)
此处“剑”也表示教会中真理的荒废。
耶和华用剑向凡有血肉的行判罚,被耶和华刺死的必多。(以赛亚书66:16)
在圣言中,无论此处还是别处,那些因虚假灭亡的人就被称为“被耶和华刺死的”。
灭命的都来到旷野中一切高岗上;耶和华的剑,从地这边直到地那边,尽行杀灭。(耶利米书12:12)
因为旷野的剑,我们冒着生命危险,才得粮食。(耶利米哀歌5:9)
丢弃羊群的无用牧人有祸了;剑必临到他的膀臂和右眼上。(撒迦利亚书11:17)
临到牧人右眼的“剑”是指他所理解的虚假。
世人性如烈火,他们的舌头是利剑。(诗篇57:4)
看哪,他们口中喷吐恶言;嘴里有剑。(诗篇59:7)
他们磨舌如剑,发出苦毒的言语。(诗篇64:3)
其它地方的剑所表相同,如以赛亚书(13:13, 15; 21:14-15; 27:1; 31:7-8),耶利米书(2:30; 5:12; 11:22; 14:13-18),以西结书(7:15; 32:10-12)。
由此明显可知,主在以下经文中所说的“剑”是什么意思:
耶稣说,祂来不是把和平,而是把剑带到地上。(马太福音10:34)
耶稣说,没有钱囊和口袋的,卖衣服买剑。门徒说,主啊,请看!这里有两把剑。祂对他们说,够了。(路加福音22:36, 38)
凡持剑的,必死在剑下。(马太福音26:51-52)
论到时代的末了,耶稣说:
他们要倒在剑刃之下,又被掳到众民族当中,最后耶路撒冷要被践踏。(路加福音21:24)
“时代的末了”是指教会的末期;“剑”是指毁灭真理的虚假;“众民族”是指众邪恶;被践踏的“耶路撒冷”是指教会。
因此很明显,“从人子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”表示主藉圣言驱散。以下启示录经文所表相同:
又有一把大剑赐给那骑红马的。(启示录6:4)
有利剑从骑白马者的口中出来,祂用这剑击杀列族。其余的被骑白马者的剑杀了。(启示录19:15, 21)
“骑白马者”表示圣言方面的主,这在13和16节经文说得很清楚。诗篇中的“剑”所表相同:
大能者啊,愿你的大腿边佩剑。乘驾真理之道。你的箭锋利。(诗篇45:3-5)
这论及主。另有:
愿圣民高兴,愿他们口中的剑在手里。(诗篇149:5-6)
以赛亚书:
耶和华使我口如利剑。(以赛亚书49:2)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